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电力企业,各地要重点推进无组织排放控制、因地制宜稳步推动煤炭运输公转铁等清洁运输工作。
和北京一样启动修法的,还有杭州。考验分好类的垃圾出路在哪儿有时候,参与者的意愿与垃圾的出路直接挂钩。
2018年,国家发改委明确,在2020年底前全国城市全面建立垃圾收费制度,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近十年来,按照传统思路新建相关处理设施引起的反对声音也很多。徐海云认为,厨余垃圾收集处理建设规模应该以需求决定能力。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两人这回从北京到上海来出差,虽然早已对全民热议的上海垃圾分类新规有所耳闻,但来到实战现场,还是对手上的垃圾犯了愁。
污损塑料袋属于干垃圾,一次性餐具也是干垃圾,根据指引,两人小心翼翼地把手上的垃圾投放进了对应的垃圾桶。广州姑娘漠漠认为,这可能比分类更具有环保意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科技创新的真正落脚点。
科研活动要牢牢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大气攻关的组织机制充分激发了科学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精神,较好地解决了科研资源分散、成果产出缓慢的弊病,促进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无缝衔接。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环境科技要牢牢把握人民性,一切环保科技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研究内容要紧扣人民群众的需求,研究成果要能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为科学回答、认真回应总理关心、老百姓关切的问题,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决定,专门设置总理基金项目,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集中攻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一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科学回答、认真回应总理关心、老百姓关切的问题,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决定,专门设置总理基金项目,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集中攻关。
生态环境部创新工作机制,按照李干杰部长提出的1+X模式,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体,联合包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规划院等生态环境部直属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中科院、中国气科院、国家气候中心等科研院所在内的200多家优势单位,集中全国大气领域2000多名科研人员,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研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一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着力解决科研与实际脱节、科研成果不落地的问题,按照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的沿途下蛋机制,及时服务地方决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建立一市一策的跟踪研究机制,针对2+26城市成立了28个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围绕2+26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科研需求,500多名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对28个城市进行长期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送科技、解难题,把脉问诊、开药方。
研习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大气攻关的组织机制充分激发了科学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精神,较好地解决了科研资源分散、成果产出缓慢的弊病,促进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无缝衔接。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的两个春天,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这重要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国际一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提升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美好未来。大气攻关通过大兵团作战、联合研究,深化了对重污染成因的科学认知,建立了更加精细化的城市排放清单,实现了对重污染过程的定量化描述,构建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和长期空气质量改善决策支持技术体系。创新科研体制,着力解决重大环境问题2019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同时,创新信息共享模式,整合环保、气象、高校、中科院等方面的科研资源,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综合决策支持平台,打破了多个部门之间的藩篱。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启动联合研究(一期)项目,开展流域区域水质目标管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解决方案等研究,派出58个专家团队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全方位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出现点面复合、多源共存、多型叠加的难控局面。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总体上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长江中心成立1年多来,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环境科技要牢牢把握人民性,一切环保科技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研究内容要紧扣人民群众的需求,研究成果要能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形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新的理论、方法、技术作为指导和支撑,也需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效率和水平,同时要用最小的经济代价实现最大的治理效果。特别是,现阶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地方政府出现很多有想法、没办法的困局,迫切需要环境科技支撑,解决环境治理技术、设备、材料等关键问题,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支撑管理服务,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要强化环境污染成因与环境过程、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影响机理和风险评估、环境基准等基础研究,加强对环境问题的超前预判,充分发挥环境科技在生态环保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
在常规污染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臭氧、总磷、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化学品等新的环境问题逐步显现,生物多样性仍呈下降趋势,环境风险防范形势严峻。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科技创新做好全面支撑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攻坚期、关键期、窗口期三期叠加的形势。
科研活动要牢牢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特别是在驻点工作中,针对各不同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市一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全面开展了地方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支撑工作。
该平台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强化数字信息质量控制,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与应用。我们必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根本目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借鉴大气攻关的成功经验,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决定,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联合包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规划院、评估中心、中科院、长江科学院、水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内的近300家优势科研单位,5000余名科研人员,组建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作者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科技创新的真正落脚点在山东,苏伊士新创建先于2002年通过合作公司肩负起青岛市区90%的饮用水生产,日供水能力达到72.6万立方米,服务250万居民,目前出厂水达到欧盟直饮水标准;2013年,又通过新合作公司负责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和运营一座污水处理厂,独家为园区企业提供30年的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服务,目前日处理能力为2万立方米工业污水。
东营市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基地,东营区化工产业园是东营市最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以打造安全、绿色、高端化工园区为目标推动园区绿色发展,201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逾1,000亿元人民币。2019年8月22日,苏伊士新创建、万通海欣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营区财金园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项目。
东营区化工产业园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达2.6万立方米,由苏伊士新创建与合作伙伴组成的合作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并将于未来50年独家为园区的企业提供工业污水处理服务。苏伊士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郭仕达表示:苏伊士新创建自进入中国40多年来,已将专业的环保技术和服务带到中国内地13个工业园区,包括亚洲最大的一个石化基地上海化学工业区。
更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厂在确保出水达标的同时,更能使40%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相关标准回用于园区内的企业,将极大改善周围水体环境,而且对当地循环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再次体现了我们对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承诺。